“‘清华+佳华’的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利用高新技术,以数据为核心,建立生态数据库,为中国参与全球碳定价筑牢技术根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28日调研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实践,调研期间,刘振民特别关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佳华科技的产学研合作成果,并对佳华科技双碳“国家队”能力给予高度评价。科技赋能:产学研协同创新破解碳管理难题佳华科技全称是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09月14日成立,是副中心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是一家打通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全产业链条的物联网技术企业。
在佳华科技展厅,刘振民详细听取了佳华科技李玮董事长关于“绿色低碳管理平台”的介绍。当了解到该企业研发的智能算法突破碳核算精度瓶颈时,刘振民称赞“这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范”。
据了解,这家承担全国碳排放管理平台建设的企业,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库,与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率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碳资产确权。城市样本:数字技术重塑绿色发展范式在随后调研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地源热泵系统、光伏玻璃幕墙等88项绿色技术构建起“会呼吸的建筑”。北投集团负责人介绍,三大文化建筑通过应用佳华科技与清华团队联合开发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降低42%。刘振民强调:“这里展现的不仅是技术集成,更是城市规划理念的革命”。机制创新:绿色平台开启治理新篇章在下午举行的专委会成立仪式上,由佳华科技自主研发的绿色低碳管理平台正式发布。刘振民指出:“这个平台融合了顶尖学术机构的科研成果和产业界的大数据沉淀及平台化应用能力,将有效破解碳数据孤岛难题,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现场演示显示,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构建区域碳排放清单管控及企业碳资产全景管理,实现碳流溯源、能源管控,其核心算法经团队优化后,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8%。
刘振民特别强调产学研融合的战略意义:“看到清华大学的院士团队与佳华科技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协作,这正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双碳领域的生动实践。绿色低碳管理平台的推出,标志着我国碳治理开始向智慧化、系统化阶段迈进。”
此次调研凸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思维,通过“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场景应用”的创新链条,以科技创新夯实减排根基。随着绿色低碳管理平台等数字基建设施的落地,中国正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来源:人民政协网